中新網衡水7月27日電 (崔志平 張保衛(wèi) 孫艷雪)27日,走進河北衡水武邑縣一糧食種植合作社千畝鮮食玉米種植基地,綠油油的糯玉米正在收獲,此后它們會被運往武邑縣一鮮食玉米加工廠,經過去皮、清洗、篩選、蒸煮、冷卻、速凍等工序,銷往江蘇、上海、深圳等地。
“今年雨水大,糯玉米長勢極好,色澤光亮、晶瑩剔透、棒大粒深、顆粒飽滿,品質非常好。普通玉米是論斤賣,而鮮食玉米是按個賣。一年可以種兩季,一季畝產能達3000斤,一畝地比普通玉米多收入1500元左右!痹摵献魃缲撠熑死钚±烧f,合作社采取的完全是訂單種植,銷路有保障。
收獲完糯玉米后,秸稈收割粉碎機及時作業(yè),將秸稈卷起送入機器,一次性完成粉碎,運輸車緊隨其后,打碎的秸稈被裝進車廂。
“鮮糯玉米的采收期屬于玉米的青熟期,恰好是秸稈糖分最為飽和的狀態(tài),是青儲飼料的最佳采收時期,收獲的糯玉米秸稈發(fā)酵后,牛羊可以直接食用!蔽湟乜h肉牛養(yǎng)殖大戶陳廣浩說,一畝鮮食玉米秸稈可以加工成兩噸青儲飼料,500畝的鮮食玉米秸稈可滿足200頭優(yōu)質肉牛一年的飼草料,牛的糞便還可以加工成有機肥用于種植。
“我們農場種植了200多畝糯玉米,玉米收獲后把秸稈粉碎,附近養(yǎng)殖場回收加工成飼料,每畝玉米秸稈還有200多元的收入!壁w橋鎮(zhèn)糯玉米種植戶侯志軍說。
據武邑縣農業(yè)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駱文忠介紹,近年來,武邑縣結合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地域優(yōu)勢,加快推進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生產模式,打造了鮮食玉米種植、精深加工、青貯飼料、有機肥生產為一體的全產業(yè)鏈條,走出了一條生態(tài)循環(huán)綠色發(fā)展之路。同時為延長銷售期,武邑縣積極引導種植戶采取分時間段種植的方式,確保在7至10月都有鮮玉米持續(xù)上市。
目前,武邑縣已發(fā)展鮮食玉米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值達8000萬元,帶動2000余名農戶實現增收。(完)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