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河北新聞5月13日電 (崔志平 孫明磊 賈增伍)近日,河北省武強縣法院嘗試將心理疏導引入案件調解等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實現了案件高調解率。
引入心理疏導,彰顯人文關懷。該院在訴前、訴中調解時發(fā)現,基層糾紛往往是情、利、理、法交織共存,當事人因司法預期過高、自我認知固化、情感亟需宣泄等心理因素,往往是案件辦結但“心結”未解。對此,該院在司法過程中引入心理輔導干預機制,積極探索“心理疏導+法律調解”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彰顯司法溫度和溫情,滿足人民群眾被理解、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和日益多元化的司法需求。
提高隊伍技能,打造研學基地。該院設立了“矛盾調解心理輔導中心”,根據心理學專業(yè)特點進行裝飾布局和光線設計,突出公平、中立心理暗示,營造放松、舒適的氛圍。該院從具有心理學及法學雙專業(yè)背景的干警中,擇優(yōu)選出獲得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的2名干警,牽頭組織各業(yè)務庭室的司法輔助人員,組建了“法律+心理”雙專業(yè)團隊。為進一步深化“心理疏導+法律調解”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該院正式掛牌“心理輔導研學實踐基地”,積極加強與省內高校的聯系合作,初步確定涉訴糾紛化解心理學的研學課題,強化理論提煉總結,提升心理疏導技能。
完善機制流程,深化輔導運用。該院注重健全研學實踐工作機制,確保心理輔導高效介入和精準運用。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首先對案情、當事人家庭狀況、人格特點等情況進行綜合研判,填寫《糾紛化解心理服務評估表》,對有心理服務需求的,及時報矛盾調解心理輔導中心進行對接介入,雙專業(yè)團隊實施心理輔導實現定紛止爭。今年以來,該院已開展心理輔導20余人次,實現案件調解率45.3%,有效促進了矛盾實質化解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完)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