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8月1日電 (肖光明 李洋 孫怡)1日下午,隨著建筑頂部最后一部分混凝土澆筑完成,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暫定名)項目主體結構實現(xiàn)封頂。
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暫定名)項目定位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現(xiàn)代化綜合性博物館,將全方位展示中國長城產生和發(fā)展、長城建筑與營造、長城軍事與防御、長城戍守與生活、長城經貿與文化以及沿線15省市的長城文物保護利用、遺產保護傳承、文化帶建設發(fā)展、文化公園建設成果等。
博物館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地上一層、地上三層,將建設中國長城文化陳列展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guī)劃展廳、長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國際學術報告廳等。博物館外觀的設計采用了方城與城臺的造型,使之融入到長城體系之中,與長城歷史文脈相統(tǒng)一。
據(jù)悉,項目于2021年12月開工建設,順利實現(xiàn)主體結構封頂,將進入幕墻、機電、內裝等工程階段,預計2022年12月完成全部建安工程。
秦皇島山海關區(qū)歷史文化厚重,長城資源豐富,其中山海關長城于1961年入選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后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雄踞中國長城三大名關首位,是萬里長城最為精華的一段,囊括了海上長城、濱海長城、平原長城、山地長城等多種形態(tài),被譽為天然的長城博物館,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美譽。(完)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