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河北新聞11月23日電 (賈一凡 牛春富)近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20萬畝蔬菜陸續(xù)豐收。
在該縣泥井鎮(zhèn)新金鋪村蔬菜種植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內,種植戶們正在采收蘿卜。拔出的蘿卜一字排開,種植戶們有序地切葉、裝袋,等待裝上貨車發(fā)往外地市場。2018年以來,該合作社先后流轉6000余畝土地建設蔬菜基地,實施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銷售,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的同時,有效帶動了當?shù)卮迕窬蜆I(yè)。
據(jù)悉,昌黎縣共有300余個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在當?shù)卣龑拢骱献魃鐬榉N植戶提供種、管、收、售一條龍服務。同時,探索規(guī);Z菜輪作新模式,達到了一年四季地不空、產量產值雙增長的效果。
在新集鎮(zhèn)裴各莊一村蔬菜基地,300余畝菜花喜獲豐收,等待采收。菜地里,種植戶井然有序地忙碌著,將菜花采摘、搬運、裝車……這些菜花將被運往附近的蔬菜批發(fā)市場,之后銷往全國各大蔬菜市場。
據(jù)昌黎縣農業(yè)農村局蔬菜站站長崔繼榮介紹,各大種植村以前主要種植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由于長年連作重茬種植,土壤結構變化、理化性質受到破壞,造成病蟲害加重、產量減少、品質下降等問題,F(xiàn)在當?shù)胤e極引導種植戶在收獲馬鈴薯之后播種菜花、甘藍等蔬菜作物,通過糧菜輪作模式,不僅改良了土壤,還額外增加了農民收益。
崔繼榮說,該縣下一步將繼續(xù)以促進村集體、村民“雙增收”為出發(fā)點,根據(jù)氣候、土地、市場等因素不斷調整產業(yè)結構,通過打包租賃、土地輪作和“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規(guī);l(fā)展蔬菜種植產業(yè),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完)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