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河北新聞7月30日電 (韓聚曉 穆葉)剪指甲、嘮家常、打掃衛(wèi)生、表演節(jié)目……近日,河北省辛集市北街村的“愛心小院”里歡聲笑語,一派熱鬧景象。
提到愛心小院,村民張忠銘不禁豎起來大拇指,“老人們聚在一塊,既能吃到可口飯菜,還能享受暖心服務,這晚年生活過得是有滋有味!
“小院子”托起“大民生”。北街村的“愛心小院”是辛集市新城鎮(zhèn)積極探索農村養(yǎng)老助老服務的生動實踐。為更好服務群眾,新城鎮(zhèn)將老年食堂建設與互助幸福院打造相結合,在每日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的基礎上,融入文明實踐,因地制宜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為幸福小院“添磚加瓦”。目前已建設幸福小院17個。
為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愛心小院”還推出個性化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確保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到熱騰騰的飯菜。辛集市還依托幸福天天來敲門、健康辛集行、文明實踐民“辛”行等3個品牌項目,經常性組織愛心幫廚、健康科普、義診義剪等20項助老服務。
目前,已在“愛心小院”開展助老愛老活動58場,實現15個鄉(xiāng)鎮(zhèn)全覆蓋,參與志愿者5000余人次,走訪困難群眾128戶,幫助群眾解決問題480個。
近年來,辛集市積極探索“文明實踐+農村助老”新路徑,依托“愛心小院”平臺,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標定位,聚焦移風易俗、道德風尚培育等主題,針對不同社會群體,分層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
截至目前,辛集市開展各項文明實踐活動600余場次,發(fā)放“移風易俗行為規(guī)范”“好家風典范”等宣傳資料4.5萬余份,受益群眾5.2萬人次,進一步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道德素質,牢牢托起群眾的“小幸!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