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jié),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法帖博物館內,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帖拓印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廣民正在刻版拓印。
衡水法帖又名“閻莊法帖”,是運用刀具在器物或板材上篆刻文字或圖案,再利用紙和墨進行傳拓的一種古老傳統(tǒng)工藝。一件作品的完成要用到打刷、木槌、掃刷、引墨板、拓包等多種工具,常用沖、切、挑等雕刻手法,經過悶紙、上紙、封邊、拓印、選材、上版、雕版、裝幀等十幾道工序。
衡水法帖始于明代永樂年間,鼎盛于清代乾隆時期,已有約500年的歷史。法帖是中國書法藝術載體之一,2011年,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記者崔志平 尚長治 制作 李佳勵)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