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雄安6月15日電 題:探訪雄安“三座城”之地下篇:城市“大動脈”埋藏地下數十米
中新社記者 崔濤
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雄安“三座城”雛形初現。近日,中新社記者深入雄安地下數十米,探訪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大動脈”——城市綜合管廊。
“先地下、后地上,這是雄安新區(qū)規(guī)劃之新、理念之新的重要體現。綜合管廊是城市市政能源供給的生命線,如果把雄安新區(qū)比作人體,那么綜合管廊就是城市的‘大動脈’!敝袊郯布瘓F基礎建設有限公司業(yè)務經理張偉元,指著容東片區(qū)綜合管廊說道。
在雄安新區(qū)首個集中建成區(qū)——容東片區(qū),一座座安置房已經拔地而起,未來將容納17萬居民。在這座新城里,“空中蜘蛛網(即空中架線路)”、“馬路拉鏈(即地面埋管道)”等城市病不見身影,這一切歸功于綜合管廊建設。
穿過一棟棟嶄新的居民樓,走入埋藏于地下數十米深的容東片區(qū)綜合管廊,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這里有滿足不同功能的管線艙層,涵蓋供暖、供電、居民生活中的給水等各個方面。
“以前城市中的電線、通信網絡、供熱管道等容易損壞,現在將這些網絡集成到城市綜合管廊中來,便于我們檢測與維修,也讓城市更加美觀!睆垈ピf。
容東片區(qū)綜合管廊采用高效的數字化管控手段,真正實現全過程數字化建造,從規(guī)劃、設計、施工到后期的運維,建立了全專業(yè)、全生命周期項目BIM管控體系。
探訪中,綜合管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綜合管廊的墻壁、廊頂上也遍布“機關”。
“管廊中設置了各種國內先進的傳感器,收集到的所有信息通過物聯網技術匯聚到監(jiān)控中心,可實現管廊的信息化巡檢。”張偉元說。
據張偉元介紹,容東片區(qū)綜合管廊設置了1座監(jiān)控中心,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制度,監(jiān)控中心利用綜合管廊信息化系統(tǒng)監(jiān)測管廊運行情況;同時,綜合管廊人工巡檢與信息化巡檢相結合,不斷提升巡檢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容東片區(qū)綜合管廊自投入試運行至今,已平穩(wěn)運行逾200天,日常巡檢里程約5110公里,廊外安全區(qū)巡檢里程約12000公里。
“打開我們的手機,可以看到我們的管廊巡檢工作人員每天的行走步數都在兩三萬步左右。”容東片區(qū)綜合管廊運維負責人李金粼說。
據介紹,雄安新區(qū)規(guī)劃建設綜合管廊約300公里,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約92公里。在建管廊主要分布在容東、容西、昝崗、雄東、啟動區(qū)和起步區(qū)。(完)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