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插艾子”是河北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風俗。作為千年古縣,館陶縣民間一直有著種艾用艾的傳統(tǒng)。館陶縣因地制宜發(fā)展艾草產業(yè),“館陶艾草”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悠悠艾草香,清廉過端午。艾葉除毒氣,廉韻沁人心。無論是端午掛艾的習俗,還是艾草驅毒的藥用,都具有“逐清去邪”的深刻內涵,反映出中華民族崇尚“清廉”“去濁”“無邪”的精神特質。
館陶縣紀委監(jiān)委大力挖掘地域獨有的廉潔元素,將“艾”與“廉”結合起來,將廉潔文化融入端午掛艾的傳統(tǒng)習俗中,通過“送艾草、話廉潔”等活動,將廉潔提醒小卡片系于一束束艾草上,提醒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在節(jié)日期間保持頭腦清醒,崇廉拒腐,廉潔自律記心上。
【同期聲】館陶縣紀委常委 郜菲
艾草是我們館陶縣的特色產業(yè),廉潔提醒小卡片系在艾草上,不僅實用美觀,更成為一種時尚的廉潔文化名片。
【同期聲】館陶縣柴堡鎮(zhèn)干部
縣紀委監(jiān)委的溫馨提醒,不僅為我們驅走身體上的邪毒,更提醒我們廣大黨員干部防止思想上的邪毒,自覺遵守各項紀律要求,警惕“四風”反彈,保持身心放松、紀律不松。(王華美)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